【智库建言】安定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8年第6期 总第33期)
导 读
作为省直机关帮扶安定区的组长单位,省委党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眼于扶贫先扶志与扶智,去年10月在省委党校举办了一期定西市安定区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示范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为了学习借鉴贵州经验,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今年4月15日至27日,又在贵州黔南州委党校举办了两期脱贫攻坚培训班,组织安定区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部分驻村队长和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共160多人参加学习培训。5月18日,召开定西市安定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干部培训交流推进会。现将交流推进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编发,供广大读者参考。
下一期,我们将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言,敬请关注。
联系人:甘肃省委党校智库工作站 曹建民
邮箱:zhikudx@163.com
联系电话:13669370002
贾记贤:思路转变出路宽
(作者:贾记贤 省政协委员、安定区政协主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贵州的发展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想,提振了信心。黔南州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因地制宜落实产业扶贫是根基。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最根本措施。要因地制宜,产业到人、人对产业,大力发展薯、药、菜、草、畜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构建“资金精准落实、产业精准配套、主体精准对接”的到村到户产业培育机制。发展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走乡有业、村有品、户有策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带动贫困户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补齐基础建设短板是关键。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完善水、电、路、房、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发展后劲。要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群众就地打工就业;要以产业为依托,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机制灵活、模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扶贫产业园,大力发展搬迁扶贫经济,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扶志扶智催生贫困户内在动力是要义。要加强贫困户宣传培训和政策引导,打消思想顾虑。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作用,让贫困户长志气,使其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广泛树立起扶贫不扶懒、不容懒的鲜明导向,教育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懒惰思想,树立“等不是办法,劳动才有希望”的自立自强思想,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早日脱贫致富。
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党建是保障。“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发挥好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好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逐年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真正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要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贫困村有钱办事的问题。要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提振贫困户精气神。
(来源:《甘肃日报》“智库建言”专版 2018年6月20日 信息中心/摘编)